2001届是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招收的第四批学生。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于1997年开始筹建,1998年6月在浙江杭州、宁波、台州等地开办了远程教育。至今,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已在全国15个省市建立了70多个教学站,以高中本科、专科本科、研究生培训等多种形式招收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英语、法律、护理等7个专业学生,成为一所通过网络连接上万人的大学。早在1997年3月,浙江大学副校长冯培恩就受校长潘云鹤的委托,赴日本出席“国际高等教育网络建设会议”。 会上,他强烈感受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正迅速推动先进国家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敏锐地意识到远程教育的发展可能在办学理念上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产生冲击和促进作用。回校后,他在向学校提交的书面报告中建议浙江大学要以积极应对挑战的态度发展远程教育。校长潘云鹤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校务会议进行专题讨论。他认为,浙江大学立即开展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不仅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浙江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必要。在他的建议下,会议决定学校要设法自筹多方资金,采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建设远程教育。
我国高等远程教育的发展引起了李岚清副总理的重视。1999年,冯培恩教授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并就我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浙江大学的远程教育思路向李岚清副总理作了专题汇报。不久,李岚清副总理在会见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俊生、校长潘云鹤时,多次专门询问远程教育进展情况,鼓励浙江大学加快发展。
1999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浙江大学开展高等教育远程教育,批准浙江大学于1998年开始招收远程教育本科生,并指定浙江大学为我国首批开展远程教育试点的四所高校之一。
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
得到教育部批准后,如何开展远程教育的问题摆在了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负责人面前。考虑到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网络通讯技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学校从一开始就注意控制招生规模,在适应中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第一年招生300人,第二年扩大到1500人,第三年高中至本科招生纳入浙江省统招轨道,第四年招生最低分数线高出北京本科线20多分。
远程教育刚开始的时候,传统教学方式与远程教育的矛盾就日益突出。教师们习惯了面授,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再加上远程教育少了板书,多的是多媒体课件;干扰和交流少,时间也多;一堂课的内容比校园里的本科生还要多,学生来不及消化,有的课程期末考试不及格率高达40%。学生的不满通过急促的电话铃声和措辞激烈的电子邮件涌入教务处。教务处处长周丽萍对此记忆犹新。她说,我们能够理解学生的感受,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老师、学生都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去适应。因此,教务处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的来信转发给老师,而是一次又一次地与师生沟通,探讨远程教育的特点,让师生的观念逐渐转变。
该校普通物理老师潘政权提出了组建课程组的建议。他说,这有两点意义:第一,在面授课堂上,如果我的课教得不好,学生会对潘政权有意见,但在网上,如果我教得不好,学生会对浙江大学、对远程教育有意见。组建课程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个人因素造成的失误,同时还可以开展学科间的教学讨论,这样的讨论不仅有利于形成新的远程教学方式,而且对传统教学也有促进作用。第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百、几千名学生,单凭一个人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光是回答问题,坐在电脑前面对几百封需要回复的邮件,教师要时刻保持冷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潘政权目前正在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完成一个与远程大学物理教材兼容的多媒体课件。 这个课件的先进性体现在,它不仅传授专业知识,适合学生自学自测,还包含了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相关人物、事件作为背景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加深理解。他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英语作文网,他认为这很有价值,在本科课堂教学中也会有所裨益。
目前,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通过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使课程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更加有利于远程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培养。
互联网的无所不能和无能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目前已建成卫星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大网络系统,在此环境下开发应用的视频会议系统、课件学习系统已成为教学传输的主要渠道;而网络课程BBS、师生电子邮件、网上问答三大板块则构成了师生之间不见面交流的主要手段。
很多负责远程教育的老师对此深有体会。信息的传递不单单靠语言来实现,上课时师生的目光交流,板书时的语气加强,甚至训斥,也是一种信息传递。如何弥补远距离带来的局限性?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从管理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远程教育实现了教师教案公开,这在任何一所大学的课堂教学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教案集中了教师所有的心血,就像最珍贵的宝藏,教师不会轻易地向别人展示,但浙江大学的老师却做到了这一点。浙江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的张继昌教授是一位有着30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从第一堂课开始,他就一直在探索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课件,不让学生带走他们听不懂的东西。 他设计的课件,从字体大小到宽度排布,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体贴与理解,但他也会当着全国学生的面,对着视频系统批评某个班的学生。他认为,在学习态度上,绝不能纵容、纵容学生。
在管理方面,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形成了学院、分校、教学站三级管理体制;在教学方面,形成了包括专业教学委员会、课程教师组、教学督导组等一系列教学机构,并定期对教学分校、教学站进行评估,形成了与网络协同配合的教学管理环境。
学生学习小组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今年7月毕业的浙江台州教学站1998级班,有一个10人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工商银行临海支行行长、副行长、技术骨干,还有来自各个行业的中层干部。由于工作职责和地域限制,他们不能每节课都到场,为了完成学业,他们自发组成学习小组,课后一起学习课件。在不同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他们因专长不同,担任辅导员。组成学习小组后,他们再也没有挂科,都拿到了毕业证书。同时,他们也从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他们一起去杭州参加浙江大学举行的毕业典礼,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幸福和自豪。学院把他们的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到每一个教学站。学生们的自发创作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让管理者一次又一次惊喜不已。 杭州分院和南京分院高中至本科班的学生先后创办了两期刊物,从稿件收集、文本编辑到电脑排版,全部由学生完成。院长冯培恩每期必读。他认为,这是管理者想营造、学生自己做到的在线学习氛围。他从自己的灵活资金中拿出2万元,奖励他们的创造力和精神追求。
为了弥补远程教育的不足,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决定每年举办一次优秀学生夏令营。今年夏天,来自全国各教学站的150名优秀学生齐聚求是园,在竺可桢塑像前聆听老校长的教诲,在浙江大学校友院士长廊感受求是校风的真谛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通过屏幕和网络与相识已久的老师合影交流,并将这次相聚带来的震撼带回每个课堂,传遍全国各教学站。
(單靈)
(《大学周刊》2001年10月16日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