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总督府依然矗立在淮安城东门外,成为一处景点。说完了淮安历史上的繁华,还应该说说近代以来的衰落。自从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通车后,加之清政府腐败,内外交困,漕运逐渐停滞,淮安在中国版图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时间来到21世纪,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实施“三淮合一”战略(即原地级淮阴市、县级淮安市、淮安区合并为一)。这将充分利用淮安县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好地营造淮安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
当时,淮安市主要领导敏锐地意识到,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将迎来产业转移浪潮,能否抓住这一轮发展机遇淮安信息职业学院,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有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淮安作为江淮地区的中心城市和苏北地区的骨干城市,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短板明显。直到1997年,原淮阴师范专科学校才升格为淮阴师范学院,成为淮安市第一所本科院校。三年后的2000年,原淮阴工业专科学校和淮阴交通专科学校也合并升格为淮阴工学院。这两所学校成立之初,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资源有限,受制于原有校舍,发展受到限制。
淮安高教园区鸟瞰图
更重要的是,国家出台了新千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翻一番。这对于正处于高等教育低谷的淮安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时任淮安市主要领导在市委会议上明确提出,淮安要抓住这次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淮安信息职业学院,助力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让历史文化名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淮安不能少了这一块。
随后,淮安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邀请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省教育厅以及淮安多所高校参加座谈会,共商淮安高等教育发展大计。与此同时,淮安市进行规划修编,经过多轮论证、实地调研,拟在淮安建设大学城。
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划网校头条,淮安市于2002年4月代表市政府向江苏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代表省政府与淮安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建设淮安高教园区的协议。
根据规划,淮安高教园区位于淮安市清浦区城南乡,前期将建设占地面积约3.01平方公里的淮阴工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另布置具有国家级竞赛标准的体育中心、医院等。淮安高教园区首期投资15亿元,规划容纳3万名学生。园区开工仪式上,时任淮安市委书记丁洁民表示:“我们要举全市之力,把高教园区打造成一流水平、一流服务、一流标准的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