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到了,风乱了我的思绪,雨夹杂了我的忧愁,祝你事业有成,保重身体,万事如意!以下是2023年是否有两次立春的总结,希望你喜欢!
2023年有两个立春吗?
2023年有两个立春,分别是2023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2024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五。
在我国,有两个立春的年份叫重春年,只有一个立春的年份叫单春年,没有立春的年份叫无春年,又称寡妇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立春节气是以农历为基础的,而农历年和公历年的总天数向来相差10到11天。为了让公历年与四季相吻合,人们用闰月的方法来平衡这个问题,即每19年增加7个闰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从天文学角度来说,它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我国自秦朝以来,一直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立春在天文上有不同的划分,但在自然界和人们的心中,春天是温暖的,鸟语花香;春天是生长的,农耕的,播种的。
立春吃春饼的介绍
吃春饼是中国民间立春饮食习俗之一。有些地区有立春吃春饼的习俗。春饼是用面粉做成的薄饼,通常卷上蔬菜。
最初,春饼和蔬菜放在盘子里,成了“春盘”。宋代《岁时广记》引用唐代《四时宝鉴》记载:“立春日,食萝卜、春饼、莴苣,谓之春盘。”从宋代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渐盛行,有皇帝在立春日赏赐各百官春盘、春饼的记载。明代《延都幽兰志》记载:“每到立春日,在午门赐给各百官春饼。”到了清代,用春饼吃的蔬菜馅料更加丰富,人们在吃春饼时,随意准备配菜或各种炒菜,放入饼中。
立春吃春饼的传说
关于春饼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宋朝的时候,有个书生叫陈濬,他贤惠的妻子叫阿玉,二人感情深厚,相亲相爱。陈濬学习太过专注,经常忘记吃饭,这让阿玉很是着急。经过一番思索,她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做春饼,既可当饭,又可当菜。陈濬一边学习一边吃春饼,每顿饭都吃得津津有味,这让他学习的动力更大了。
不久正月十四立春几点到几点,陈镐进京赶考,阿玉做了春卷,煎了当干粮喂给丈夫吃,结果,陈镐考中了状元,他高兴极了,把妻子做的春卷送给主考官品尝,主考官大加赞赏,当即赋诗赋文,称之为“春卷”。从此,春卷名声大噪,在民间流传到家家户户,形成了家家户户吃春卷的风俗。后来,春卷成为地方官员进贡皇帝的上等礼品,被文雅地称为“玉饼”;皇帝赏赐大臣,称之为“玉饼玉碟”,取迎春、咬春、祝福之意。
立春吃什么传统食物?
1. 春饼
立春吃春饼,寓意迎春、祈求五谷丰登。有些地区有立春吃春饼的习俗,以东北、北京一带的春饼最为美味。据说春饼作为潮州传统小吃,是由古老的潮州民间小吃演变而来的。春饼是用面粉做成的薄饼,通常配菜吃。
2. 弹簧板
春盘又称“五辣菜”,是用五种辣味的蔬菜切成块,盛在盘子里。《本草纲目》云:“五辣菜,元旦立春之日,以葱、蒜、韭、艾、芥等辣味嫩菜拌匀食用,以迎新年。”此俗一直流传到唐、宋、金、元等朝代。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站造穷春盘》一诗,其中就提到用莲藕、豌豆、葱、艾、韭、粉丝等做春盘。
3.春卷
春卷,又称春饼、春饼、薄饼,是中国民间节日的传统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尤其江南一带。在南方,春节不吃饺子,而是吃春卷、烧饼。除在家吃外,人们也常常用它来招待客人。春卷历史悠久,是由古老的春饼演变而来的。
4.萝卜
很多地方立春也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萝卜,吃法多种多样,啃、片、切丝、馅都可以,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能增强女性的生殖功能。立春萝卜又叫“落子萝卜”,北方人爱吃生萝卜,尤其是新丽美、小红萝卜。
5. 炖春天
主要流行于温州等南方地区,较能代表清代南方地区立春节的饮食特色。
所谓“煨春”,就是煮春茶。起初,人们把红菖蒲切碎,和白豆或黑豆混合,用茶水煮熟。后来,人们把红豆、红枣、橘子、桂花、红糖和茶叶一起煮,这就是春茶。这种茶是春节期间特饮的,当地人称之为“煨春”。煮“煨春”时,人们还会吃一些糕饼、饽饽等点心。那时,往往要先祭拜家里的六神和祖先,然后全家才能分享。据说“煨春”的好处是明目益智,也有吉祥富贵的寓意。因此,“煨春”活动在民间广为流传。
6. 炒蔬菜
春卷自然少不了蔬菜。所谓蔬菜,就是应季的蔬菜正月十四立春几点到几点,比如韭菜、豆芽、豆腐干等,切成丝,拌着吃或者炒着吃。如果拌着吃,豆芽用水焯一下网校哪个好,干粉丝煮熟,用淀粉、醋、酱油勾芡做成酱汁,把菜丝和酱汁拌匀即可。如果要炒着吃,就把猪肉丝、鸡蛋皮、绿豆芽、豆腐干、粉丝、菠菜或者韭菜放进锅里炒熟就可以了。如果讲究的话,可以加入海参丝、牛肚丝、香菇丝、火腿丝等,会更加美味,营养也更加丰富。
7.田爱珍
田艾佐是春季常见的应季食物。初春时节,万物生机,草长莺飞,正是春耕田间田艾的鼎盛时期。田艾高约10厘米,叶色粉绿,花白色,中间带绿色,外覆绒毛。《食物本草》记载,田艾有祛湿、暖胃、清肠的功效。田艾佐也是祭拜神灵的应季贡品,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