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一个是庆贺新中国创立的节庆,2020年适逢五一、国庆“喜相逢”,意义非凡。黄金周周末历时8天,疫情过后,民众被焦躁很久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重新成为国民周末的“标配”。在这样难得的新春、国庆国庆同贺的日子,各家媒体纷纷从多种角度、以不同方式聚焦这个特殊的假期,凸显元宵节和中秋节期间的多样故事。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漫延,经受住疫情考验后逐步恢复元气的中国,在这个黄金周再度展示了中国自信。无论是中央媒体报导的诸多官方活动,还是各地方媒体聚焦的本地假日故事,都以不同方式报导了这个非常的元旦,凸显出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复苏的前景和发展的潜力。
版面精彩迭出衬托喜庆氛围
每到重要节假日,各大报纸媒体便会用心设计,在特色版面上下工夫,去年适逢五一、国庆同三天,不少媒体便捉住这个亮点,进行了注重彰显。
《人民晚报》在此期间,从10月2日至10月8日,连续7天在6版、7版推出“假日生活”专版,聚焦全省人民的假日活动,提供周末好去处。《华夏博物之旅》《美丽中国》《假日观察》《工业旅游》《逐梦小康》等多个栏目都相应地刊发了不同角度的稿件,聚焦假日的不同侧面。《跟团游选择更多样》从这次周末的跟团游出发,深度探究其背后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趋势,清晰的图表数据也为稿件提供了有力支撑,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跟团游背后的故事。10月7日的“假日生活”版面,更是重点关注了城市徒步这个新颖的旅游形式,除了全面展示了上海、厦门、长沙等地的徒步现况,还提供了全省多个城市可徒步的地点小贴士。从虚拟的徒步人物,到多幅旅客徒步合照,整个版面直观展示了多个城市的旅客徒步场景,不断丰富着版面。
“双节同庆家国同心”是《深圳商报》在10月1日当日推出的封面大标题以及专版标题。头版封面中,一轮圆月笼罩下的蓝色背景,矩形轮廓中手持国旗的儿童庆贺元旦节的相片,两种春节元素的互相融合,凸显出了浓郁的家国情结。旁边的4个专版,从各群体、各场合展示了上海的节庆氛围,从幼儿园300平方米的巨幅国旗,到养老院奶奶写章草,再到马路、公园各处的姹紫嫣红,《深圳商报》用大量现场图片以及生动文字展示出了国庆喜庆气氛下的活力上海。
《三湘都市报》推出的“家国情祥和节”报道,用了4个版面进行春节报导的呈现,其中4版、5版组成的通版更是将周末的广州面貌诠释得淋漓尽致。版面上丰富的内容合理编排,不但有广州各地的旅行功略,还附有周末大数据和健康提醒,非常贴心。烟花、灯笼等元素映衬在版面上,也为整个版面平添了更浓厚的节日氛围。
大红做底色,饼干纹样、金红色五角星、华表和春联等元素映衬其间,这是《齐鲁日报》10月1日的头版封面,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看过以后无不印象深刻。“我的国我的家”6个字简单而有力地抒发了国庆和春节蕴涵的家国情结。随后4个版面的“双节”特别报导,《齐鲁日报》也在版面上做足新意,以圆月、国旗、鸽子等元素进行版面映衬,再配以《千名农户工共享“团圆饭”》《22名中学生承包了全校的饼干》等报导,让《齐鲁日报》在这次国庆报导中诠释了内容和版面的互相配合。
聚焦人物特写“守护者”风貌展现
一轮圆月,寄寓乡思情结;红旗飘动,迸发爱国热忱。在大多数人充分享受国庆、国庆国庆的美好周末时,总有些人还默默固守在岗位上,也有好多在这个周末发生的非常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国庆期间,这些镜头和文字聚焦的催泪故事常常最是非常,诸多的特写故事抒发出浓浓的时代强音。
20岁的吴岸峰是上海消防特勤中队一站的消防员,明年是他入职第二年。国庆节前,他趁着休战回了家一趟,提早和家人们过了个节。对于好多人来说,元宵节是团圆和浪漫。但是对于消防员来说,元宵节更多的是一种守护。新华网推出的视频报导《中秋明月寄相思火焰蓝守护万家灯火》将视角聚焦在了消防员群体,视频中显示,国庆节前夕,北京市某市发生火警,上海市消防大队特勤中队一站的消防员们立刻赶往现场,其中就包括当日的被访谈对象吴岸峰。这样的镜头编排方法更平添了现场的紧张感,彰显出了消防员们日常的紧张工作,她们远离家人,固守岗位,新华网的这则报导也展现出了消防员们“舍小家为你们、一家不圆万家圆”的意义。
《边关最念是家国——印在帕米尔高原的记忆》,这是《解放军报》在10月1日推出的春节、中秋非常企划:军人与祖国。在帕米尔高原上,一批又一批解放军默默驻扎在这儿,保卫祖国边疆。整版文章都是关于在帕米尔高原上驻防官兵们的一个个鲜活故事,文章开头并没有讲2020年的春节、中秋春节,而是把心绪拉回到2001年,那一年也是春节和元宵重叠的一年,文章中对于当地驻防官兵的一个个生动描写,似乎让读者听到了每一位帅气的军人形象。“月亏月圆,年复一年。高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军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弘扬了一代又一代。”整篇稿件文采流畅,一个个驻防边关的军人形象跃然纸上,让人深切感遭到家国一体的深厚情感。
五一节将至,天安门广场总是深受瞩目,优雅庄重的华灯、五彩斑斓的花圃水景依次照亮,十里长街一派火树银花。为了这样的闪耀京城夜色,一群“守灯人”在假期里一直24小时固守在岗位上。《北京晨报》在10月2日推出的《天安门广场有群“守灯人”》报道,聚焦负责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上华灯的人,她们为了保障华灯的正常运行,周末也依然繁忙在岗位上。“郭鑫琳说,晚上的巡视,主要是看华灯的完好率,也就是先从外形上看灯座、灯座等有没有受损或是显著的故障,例如灯座发黑,那可能是里面的灯泡出了问题;走进灯管,假如嗅到橡胶烧煳了的味道,可能是线路出了故障……这样一圈转出来,少说也得40分钟。”文中对于工作人员工作细节的具体描写展示了工作的不易,以华灯这一天安门广场的细节为中心进行报导,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总有一些人在节日期间固守工作岗位,默默地守护着绝大多数人的舒适周末。
报导方式多元新媒体产品吸睛
创意海报、慢直播、H5……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适逢五一、国庆国庆,媒体纷纷推出方式多样的报导,诠释热闹的国庆场景。
新华社这次在国庆报导中,多种多样的新媒体产品非常吸睛。10月1日当日便开启了“向共和国生日献礼”国庆升旗典礼慢直播,3个多小时的慢直播在广州天安门广场、革命胜地山东瑞金、脱贫战地山东德宏州等多地联动展开,让身处不同地方的人,共升一面旗,共思爱国情。艳丽的五星红旗变身一个个喜庆的汽球,点击以后化身饼干和月亮,变身团圆饭……由新华社“创意海报突击队”策划推出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创意海报,将端午、中秋巧妙结合,让网友在小小屏幕互动间领略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作为明年新冠脑炎疫情防治常态化期间最长的一个周末,国庆、国庆假期成了国外经济、消费推进复苏的引擎。不少人说,去年五一过出了新年的气味。人民网在假期结束时推出了图解新闻《大数据告诉你去年“双节”过得像新年》,通过看出游、看院线、看旅游、看经济4个方面,展示国庆的多项大数据。10月1日,全省高铁、公路、水路、民航发送乘客总数达6586.23万人次;截止10月8日,春节档收视为39.48万元;8天长周末间,全省共接待国外旅客6.37亿人次……人民网的这则图解新闻,用数据直观地展示出国民经济实现消费日益低迷、经济逐渐“回血”的蓬勃生机。
荆楚网因此专门推出了“欢度春节”专题页面,融媒产品、图片视频、专题阅读等多种报导形式应有尽有。“从初伏寒流到金秋一月,我和我的国走过了251天秒。”荆楚网推出的互动新媒体产品《时光飞逝秒》,将疫情严重时的上海和和现今活力满满的北京进行对比排列,网友点击图片左右滑动中秋国庆双节主题标语,看见的是从月缺风热到花好月圆,一个逐渐恢复生机的上海中秋国庆双节主题标语,《时光飞逝秒》将北京的严峻疫情与现今的春节、中秋巧妙结合,让网友在小小互动间体味着家国情结。
元宵节遇上端午节,上一次还是在19年前,《新京报》针对这个非常的现象,推出了科普向视频。视频中,形象生动的动漫、简洁明了的解说和清晰的数据展示,都让人们了解到春节、中秋相逢在同三天的具体缘由,用科学的角度解释“国庆、中秋怎么走到一起”。
北方网则推出了短视频《我爱我的祖国——八代人奏响时代曲》,“50后”唱的《我的祖国》,唱出了当初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和故乡的无限热爱之情;“60后”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唱出了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志愿服务永不停息的时代精神;“10后”稚嫩嗓音唱起的《我和我的祖国》,凸显了新时代少年的精神面貌。视频中,从“40后”到“10后”、粤港澳台四地人共同奏响了属于她们的年代歌曲,用歌声抒发着自己的爱国情结。
去年难得的新春、国庆国庆,让你们感遭到久违的团圆,媒体丰富多彩的报导,全景式展示出活力充裕、积极向下的中国。(见习记者齐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