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职业技术大学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办的全日制高职高校,由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管理,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现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高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中学、浙江省文明单位。
大学座落于景色秀丽的苏州高教园区,校园总占地837.2亩,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总投资超7.4万元。拥有教学设备总额1.2万元,图书馆藏书108万册。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员工538人,副高以上职称157人(其中正院长28人),双师素养班主任280人。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轻工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系、工商管理系、财会系、人文传播系等8个系33个专业,覆盖了闽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产生以文科类专业为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大学拥有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教学变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技能型短缺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市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国家精品课程6门,市级精品课程16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1部。大学面向全省17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605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5000余人/年,年科技到款额达560亿元。
大学产生了基于“三性”的高职发展基本思路:在服务面向下,坚持面向杭州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广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即突出“区域性”;在类型特色上,坚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须要的不可取代性的高素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即突出“实践性”;在办学层次上,全面发挥院校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即彰显“高教性”。
大学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与35个行业商会、307家民营企业举办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产学研人才资源、共同举办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推动以民营企业岗位(群)为基础的订胆拖人才培养和“以产带学”、“学做合一”、“双证并举”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与行业企业合办“正泰班”、“奥康班”“德力西班”等三十多个订单班、虚拟订单班,与行业商会联办中国鞋都技术大学、温州服饰大学、温州轻工大学等三个二级大学,产生了“与民营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创新并实践了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被《光明晚报》誉为“高职教育的广州模式”。
大学创新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教改项目《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高职“三个合一”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与实践》荣获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大学从改变校园形态入手,积极引进27家著名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研制机构进驻校园,产学研共建了一批彰显“三个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教室与实训室合一”,把握基本技能:“实训与生产合一”,培养综合技能:“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创立了24个市、院级科技服务平台和研制中心;建有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浙江省示范性制鞋工艺实训基地、浙江省塑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灯具平台、温州市磨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服饰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以产学研互利多赢为原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在德力西、奥康、德力西等企业构建了721个运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中学生经过校内“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参与技术开发服务”三个阶段后,步入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顺利实现“零距离”就业。
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中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主动融入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构建了创业教育的“三体系三园区”;构建创业课程体系,强化创业知识教育;构建创业文化体系,丰富校园第二课堂活动;构建创业实践体系,开辟精品园、商贸园和草根园,提升中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产生浓厚的区域特色、职业教育特色。
大学秉持“厚德长技”的校训,竭力实行“双证书”制度,与市人才交流中心共建学院生就业之家,构建企业信息库、毕业生回访制度,开通多渠道的就业服务举措等,为中学生打造全方位的就业保障体系,2009年结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29%,名列全国同类高校前茅,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院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大学积极举办对口增援工作,与上海商贸职业技术大学、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和田教育大学、成都技师、西安职业技术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大学和上海房地产职业技术大学等7所东部职业高校举办对口交流工作;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大学签署杭宁温三校战略合作联盟,产生市级职业教育创新平台。
大学不断开拓办学思路,积极强化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与英国不列颠罗马尼亚学院联合办学,2007年顺利实现招生,现有中外合作办学在校中学生1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