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靠近知识体系上游、注重基础能力的工科专业,毕业生越容易转行; 越靠近知识体系下游,越注重实际工程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就越局限于特定领域。 行业内。
1、知识体系碎片化
工科专业是大多数理科高考学生的最终专业,但高中生在过往的经历中接触过一些不完整的理科科目,往往对工科和工程知之甚少。
事实上,工程专业是介于科学基础——也就是上一篇提到的数学、硬件、软件三大核心基本能力——和真正的工程之间的中介。
这从大多数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多数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遵循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践的模式。
所谓基础课就是数学、物理、编码、硬件(工科专业主要是电子、电路)等课程; 而专业课程更多的是基于实际工程,旨在解决工程中会出现的问题。 ,教授各种面向工程的方法; 工程实践,顾名思义,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生产线,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课程。
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即核专业)本科生培养项目为例。 基础课程不仅包括数学方程、四大力学等物理系基础课,还包括模拟电子学、信号与系统等电子学基础课程。 以及某些基础计算机课程; 而专业课程主要以核工程原理、辐射防护等课程为主,直接以核技术的实际应用为背景。
这种定位使得大多数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被划分为两个相关性不强的部分:基础导向部分和工程导向部分。
理论上,在一个完整的工程知识体系中,两部分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基础知识在特定工程背景下的应用并与工程经验相结合”来实现的。
但这种联系往往相当复杂:工程结论不能简单地从基础课程的知识中推导出来,而专业课教科书中简单提及的小结论往往有着相当复杂的背景和解释。
根据笔者的个人经历,理解这种从科学到工程的联系并不比深入挖掘科学、跨过基础学科的门槛容易多少。 基础课程本身就很难掌握,再加上这个衔接部分的复杂性,工科学生必须承受所有专业中最重的学业压力。
这种学业压力,让学生和学校都倍感压力。 如果要求本科生在知识体系上“合格”,那么最终能够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即使在清华也不会构成绝对多数。 这使得大部分学校只能把知识体系的两部分分开,基础课的数量和难度被阉割,专业课的考核方式也更接近于抓重点、背笔记,不能要求“理解”根本不。
可以说,仅从培养方案及其实施来看,当前工程专业教育就存在系统性问题。
2.你学不到,但也用不到。
但职业教育的系统性问题并没有导致大多数毕业生“不合格”。
现阶段,高校的培养方案基本都是为科学研究而设计的。 因此,真正需要培训项目中的知识的高端职位只有少数。 基本上都是大学或研究所的科研岗位,或者龙头企业的研发岗位。
相比之下,大多数工程师面临的工作是低门槛、简单且重复性高的工作。 因此,行业对工程师的要求相当广泛。 大量的知识被封装在工业软件和设备中。 操作软件和设备的工程师不需要了解它们。 他们只需要学习一些常用的基础技术,然后按照说明即可完成操作。 工作。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生产中需要人类主导的环节越来越少。 大量的知识被封装在工业软件和设备中。 操作软件和设备的工程师不需要了解它们,只需要学习即可。 一些通用的基本技术,然后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工作。
这种模式深刻地改变了工业生产。
原本需要100名懂具体技术的工程师为100个一线生产单位提供技术指导;
但现在只需要10个懂基础技术的工程师就可以开发出一套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并将具体技术封装在里面,而100个一线生产单元只需要找几个能操作的技术工人即可。根据说明使用设备。 就是这样。
两极分化的行业需求也决定了工科专业的出路必须两极分化。 极端地说,现代产业发展只需要两类人,大学生(一线技术人员)和硕士、博士(研发人员)。 如果达不到硕士、博士学位的要求,就只能做一些大学工作,拿大学生的工资。
每个行业所需的研发人员数量有限,这也是很多专业成为“天坑”的最直接原因。 很多产业门类总体规模巨大,如材料、化工、土木工程、水利、电网、核能等领域,但对研发人员的需求有限。 因此,很多“尖子生”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周围同事的学历比我低很多,他们感叹“这个专业是个陷阱”。
这种产业发展模式不会因为前沿跨领域的出现而改变。 即便有“智慧城市”、“智能电网”、“通过新技术监控生产”等更加崇高的行业需求,其所创造的需求仍然比需要硕士的工作多出无数倍。或博士学位。
如今,很多高校不断开设“AI×工程”专业,这无助于这一点——高端人才没那么容易培养,而只要培养不出高端人才,毕业生最终就会成为“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工人。
更残酷的是,由于部分产业门类技术升级放缓,大量专业高端岗位需求相当有限。 因此工科最难三个专业,工科生如果希望在专业内获得高薪,就必须跨越两座“独木桥”。
首先,你需要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明确自己的专业。 否则就会出现什么都没学到,只能去门槛低、工资低的岗位的情况。
其次,即使满足了专业的基本要求,仍然需要与大批该专业毕业生争夺少数高端职位,并在“内卷化”中获胜。
在此背景下,大量工科学生将目光投向了专业以外的地方。 转行,跳槽到发展更好、职位更高端的热门行业,成为不少人的目标。
3. 上升,下降
现阶段的热门行业主要是互联网、金融、芯片设计、自动驾驶、手机和家电等消费业务,但热门行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无需担心一切。
关于职业转变
无论这些热点如何变化,切换到这些热点所需的基础能力始终是一样的,即数学基础、软件能力、硬件能力。
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转行是一个先“上移”,将重心从本专业转向基础学科,再“下移”,依托基础学科背景进入目标热门行业的过程。
……
与基础学科相比,工科专业在转行方面自然存在一些劣势。 转行是少数人的特权。 如上所述,在培训项目中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不少高校将这两部分课程进一步分离,减少基础课程的比例,转为“就业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这是在热门专业中很受欢迎的东西,但在其他专业中却只被骂。
就业导向的软件工程和计算机专业可以培养出毕业后进入大工厂工作的学生,但冷门就业导向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本科毕业并进入工厂工作。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 与同为土木工程名校的清华大学相比,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数理基础要求较低,更加注重就业。 因此,本科生就业率高达50%。 不过,考虑到其中40%的最终目的地都是建设单位,这个数据看起来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美妙。
相比之下,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职业道路要好很多。 由于近年来行业整体变冷,大量硕士、博士选择依靠自己的基础转入金融或计算机行业,最终的出路还不错——至少论系的声誉,比同济的好很多。
4、总结:冷门靠基础,热门靠就业。
与基础学科相比,工科专业与具体行业的对应性要强得多,但也不是绝对的。 工科生也可以通过加强基础能力来转行,但这意味着要上很多基础能力的补课。
从输出广度来看,工科专业越注重基础,毕业生在就业时越容易转行,但相应地,在就业时也需要更多针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补习课程。 相反工科最难三个专业,工科专业更注重就业,虽然其毕业生在找专业就业时基本不需要补课,但转行的灵活性要低很多。
一般来说网校头条,在选择冷门工科专业时,要注意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否注重基础,这样在就业时就不会受到相应行业惨淡现状的限制。 虽然学校非常出名,但就业领域却并不局限于此。 在具体培养项目设置下,就业冷门专业与行业挂钩,前景会更差。
在选择热门工科专业时,要关注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否能够让学生具备就业能力,避免出现毕业后找工作时拿着热门专业文凭的尴尬局面。毕业了,但是所学的知识在行业中没有用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