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西西里葡萄 | 排版夭夭
招聘兼职编辑~
无论你是在职教师、大学生、研究生,只要你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即使面对不熟悉的话题,也能快速学习并输出),并且有较强的责任心(能按时高质量完成约定稿件),欢迎成为我们的签约作者~
请将简历及相关作品发送至:
“冰河时期还有温暖期吗?”
“谁能告诉我这些沙子是从哪里被风吹来的?”
2022年辽宁高考一组选择题引发广泛讨论。 小编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个问题背后蕴藏着很多内容。 今天就来详细说一下吧~
(2022卷辽宁)一般来说,气候寒冷时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 在风搬运的影响下,我国北部海岸在末次冰期相对寒冷的时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在相对温暖的时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 下图是沉积剖面及其位置示意图。 相应地完成以下问题。
1、推断A→B→C层段形成过程中大致经历的海平面
A. 持续上涨 B. 持续下跌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2、砂质沉积物来源主要来自末次冰期。
A. 沿海沙 B. 河沙
C. 冲积物 D. 冰川冰碛
试题分析
这组题第一题的答案是C。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不过,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和分析,网上有两个不同的版本。
一说沙质沉积物来自河沙,一说来自沿海沙。 您同意哪种说法?
这两个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是相关的。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推断层A→B→C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测试材料提到:
在风搬运的影响下,我国北部海岸在末次冰期相对寒冷的时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在相对温暖的时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
根据图例可以确定,A期和C期为黄土沉积,为相对温暖期; B为砂质沉积物,为较冷期。
✓寒冷期:气候寒冷干燥,降水格局变化(固体降水增加),降水减少,冰川发育,海平面下降;
✓温暖期:气候湿润温暖,冰川消退思路岛答案网,海平面上升。
因此,A→B→C对应较暖期→较冷期→较暖期。 在这个过程中,海平面应该先下降,然后上升,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C。
我们不能只是解释答案,而是借此机会补充一些背景知识。
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该地区的沉积剖面应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末期末次冰期——大理冰期(距今约7万至1万年)。
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类似,冰期内实际上也有冷期(较冷期,又称冰下期)和暖期(较暖期,又称间冰期)的交替。
【冰河时期】地球表面被大面积冰川覆盖的地质时期,又称冰河时期。
【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气候变暖的时期。
本题海平面的升降用图表表示,如下:
制图:西西里葡萄
【大陆架】大陆架是指大陆沿海陆地向海面以下海洋的延伸,是被海水覆盖的大陆。 寒冷时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从海中露出,成为陆地与陆桥; 在温暖时期,它被上升的海水淹没,成为浅海。
从上图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当海平面下降时,大陆架暴露出来,同时,沙质沉积物在沿海地区堆积。
那么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我国北部海岸的沙质沉积物主要来源在哪里?
为什么随着海平面下降,海岸附近会出现沙质沉积物? 风从哪里来?
前面提到:较冷时期,气候寒冷干燥,降水格局发生变化(固体降水增多),降水减少,冰川发育,海平面下降,大陆架暴露。 这岂不是意味着大量的松散沉积物暴露出来了? ?
根据图中所示的土地轮廓,可以判断试题所考察的地点位于我国辽东半岛南部。
重新涂装:西西里葡萄
据有关资料显示,距今约7万至1万年的大理冰河期高峰期,渤海、黄海全部裸露。 加上我国东海、南海大陆架暴露范围,总暴露面积超过100年。 数千平方公里,大量松散物质裸露。 在风化作用下,被分解成更细的颗粒。 因此,它们的位置和形状很容易被风改变。 在地理上,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大陆架荒漠化”。 ”。
另外,这段时间气温较低,亚洲蒙古高压较强。 干冷的气流将大陆架上的松散沉积物吹向陆地,并在顺风区堆积。
制图:西西里葡萄
资料来源:赵松龄。 晚更新世末中国大陆架荒漠化及其衍生沉积研究[J]. 海洋与湖沼学,1991(03):285-293。
分析到这里,我们实际上已经找到了辽南地区沙质沉积物的来源,那就是裸露大陆架上的滨海沙。 第二题,答案为A。
来,我们来梳理一下分析思路:
制图:西西里葡萄
当然,该遗址的沉积剖面不仅是砂质沉积物,还有黄土状沉积物。 随着冷暖期的交替和海平面的升降,两类沉积物也交替出现。 有同学可能会好奇,那些类似黄土的沉积物是从哪里来的?
砂质沉积物与黄土类沉积物的区别在于颗粒的粗细。
制图:西西里葡萄
海侵期间,黄海和渤海大陆架被淹没,无法将大颗粒输送到辽南地区。 此时近地表风力也较弱,剖面沉积物以细砂(黄土状沉积物)为主。 根据文献研究结论,这些物质的主要来源仍然是沉积地点附近的区域。
当海水退去时网校哪个好,大陆架大面积裸露,近海面风力增大,输送能力增强。 该地区沉积了较粗的砂质沉积物。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第二题不选B呢?为什么风吹不动河沙呢?”
海退较冷期间,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也变小。 水量不足以支撑其顺利流入大海。 河流将继续向大陆退缩,有的河流甚至可能完全消失,形成河流与海洋之间的“双向退却”。 “ 情况。
也就是说,在寒冷时期,河流可能远离海岸线,因此河沙的风输送可能很小。
制图:西西里葡萄
为什么不能选择C(洪积材料)和D(冰碛材料)?
洪水沉积物是洪水堆积的物质,主要分布在山麓等洪水多发地区。 寒冷时期,降水量相对较少,气候寒冷干燥,河流退向陆地,近海地区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很小。
冰碛是由冰川搬运和积累的石头和碎片。 主要分布于山区等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分布较少。
至此,这组问题和一些背景内容已经介绍完毕。 如果我们在考场见面,我们需要根据提示的信息在几分钟内做出判断,不可能有时间和渠道去了解这么多的背景知识。
但从课后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组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今天我们讲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冰河时期的冷暖变化、海侵与海退、大陆架荒漠化等等,这些内容都是不容易的。 读完它确实不容易。 我给你竖起大拇指。
,出发前记得完成以下练习哦~
问题链接
第四纪冰河时期,中国东部海平面下降130-150m,裸露的渤海陆架呈现沙漠化景观。 在外力的推动下,沉积作用形成了多种黄土地貌。 随着冰河时代结束,海平面上升,部分黄土隐藏在海底,部分黄土沿海岸裸露(如图所示)。 相应地完成以下问题。
答案与分析
(上下滑动查看)
1.D
【分析】受不同时期、不同外力的影响,黄土质地不可能均匀; 第四纪冰期回归期间,气候干燥; 第四纪冰期回归期间,渤海陆架暴露,沉积物被强风吹走、搬运、堆积,形成渤海黄土地貌。 沉积物沉积范围广、厚度大,出露的渤海大陆架坡度较小。 因此,D正确,ABC错误。
2.B
【分析】随着海平面上升思路岛答案网,黄土裸露面积减少; 受海水侵蚀和搬运的影响,小粒径的黄土首先受到侵蚀和搬运,因此早期黄土的平均粒径变大; 黄土的矿物成分不会改变; 随着冰河时代的结束,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加剧。 沿海黄土因海浪侵蚀而逐渐退缩、面积缩小。 因此,B正确,ACD错误。
【参考】
[1] 郑树森. 长兴岛金城路段砂质沉积物粒径及磁化率分析[D]. 辽宁师范大学, 2020. DOI: 10.27212/ki.glnsu.2020..
[2] 张志群. 长兴岛砂质沉积物的沉积特征[D]. 辽宁师范大学,2018。
[3]韩雪. 辽东半岛黄土沉积与黄渤海陆架沙漠化的关系[D]. 辽宁师范大学,2010。
[4] 赵松岭,于红军,刘景璞。 晚更新世末大陆架荒漠化环境演化模式探讨[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02):142-146。
[5]赵松龄,于红军. 晚更新世末黄渤海大陆架荒漠化环境的形成[J]. 第四纪研究,1996(01):42-47。
[6] 赵松龄. 晚更新世末中国大陆架荒漠化及其衍生沉积研究[J]. 海洋与湖泊,1991(03):285-293。
[7] 魏东兰,李新锐,张志群,梁婷婷,李永华,张伟。 大连长兴岛砂质沉积物粒度分布及石英表面结构特征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19, 39(6): 1404-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