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吴冰清
据悉,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医疗保健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中查获的第二批典型案例。一起通过详细案例,来看一看医疗保健行业都有这些骗局?
“身份”不明
本身罐装销售的产品,被店家拆开单独售卖,结果便是借给消费者的进口化装品包装上没有任何英文标签。这是成都市成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青羊某医疗保健急诊部进行检测时发觉的问题,那时,该卖家已累计销售578瓶,剩余172瓶。
销售无英文标签的进口化装品的行为违背了《化妆品监督管理细则》第三十五条的相关规定,成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处以扣押非法所得57800元、没收172瓶无英文标签的铝塑盖玻璃瓶并处罚元的行政罚款。
成都市金堂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也在现场检测中发觉了全外文标志化装品,这种产品还没有购入汇票、供应商资质材料、购进初验记录、使用记录等资料。涉嫌使用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该卖家将面临被扣押未经注册的药械、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并处罚元的行政罚款。
不仅产品没“身份”,有些保健院原本就没资质。
仁寿县某保健院通过肌注填充的形式为客户举行“法令纹填充”项目,通过执法人员检测核对,该保健院并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仁寿县卫生健康局依法做出行政罚款决定医疗美容技术,扣押非法所得980元和处罚50000元。
广告天花乱坠
“无须担忧术后疗效和想像的不一样”“保证术后疗效”……电商平台上,高新某医疗保健急诊部有限公司公布的广告页面中,公布富含大夫形象的相关宣传内容,并引导消费者与该公司主任个人微博互动,而这个个人微博中,存在有大量宣传诊治疗效的内容。
双子某急诊部有限公司也在陌陌公众号公布公布包含“达到‘肉眼难辨’的脱毛效果”描述、利用病患诊治前后形象做证明的广告。
那样的行为违背了《医疗广告管理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两个店家分别被高新城市场监管局、金牛区市场监管局处以罚金31000元、10000元。
过期化装品还在销售
成都市大邑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进行日常监督检测时,在成都某医疗保健诊所有限公司的货架上一套化装品生产日期模糊且有涂擦痕迹。经查明,涉案化装品购入数目为1套医疗美容技术,合格证显示生产日期为2019年4月4日,保质期两年,为超出使用年限的化装品。
经营超出使用年限的化装品的行为违背了《化妆品监督管理细则》,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扣押超出使用年限的化装品,并对当事人处以罚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