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王凤锦
高新区高新一中初中部党支部书记
高新一中初中部校区始建于1995年,25年来迅速成长,成为学生向往、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品牌学校,成为西安市乃至陕西省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军学校,成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这里,一举一动都有无限可能;随着西安市“名校+”工程稳步推进,我们科学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文化内涵,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资源。
在这里,每个问题都有无数个解决方案;如何让“+学校”成为“名校”?我们教育联盟开展了大量的资源共享、启蒙、融合活动,力争做到“真+”、实做,让“+”有实,“+”有质。
在这里,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高新一中初中部“名校+”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高科技教育者的情怀与责任
2020年5月,高新区十一中并入高新一中校园。师资队伍建设是这个规模大、设施先进的校园面临的重要课题。老师们放弃了成熟的工作,做出了人生的新选择。新校区的师资队伍——支持新校区的名校18人全部到位。这群骨干教师成为新校区的骨干力量,在新校区肩负起学校的重担。
炎热的8月,新校区即将启用,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和郭副校长每天带着大家奔赴新校区,上上下下,布置里外,汗水湿透了衣服,风吹干了衣服又湿透了;为了给学生们安排住宿、吃饭,我们与上级沟通、协调安排,连续几天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8月中旬即将开学,新校区全体老师齐心协力高新一中初中部,为学生们安装床板、铺好被褥的忙碌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西安“名校+”
从踏进新校区的第一天起,老师们就把“用爱育人、用心教书、用脑管理”这句话牢记在心,并付诸行动。为了不断提高教学和管理能力,老师们积极参加高新一中初中部专家培训,聆听名师讲课,不辞辛劳参加教研活动和校内活动。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温馨而真诚;老师们都满怀期待,心满意足。
西安“名校+”
第二个故事:
名校教师的自我挑战与突破
2020年9月,在高新教育系统工作了20多年的老教师刘淑琴老师被学校调到“+学校”——高新一中附中东校区工作,一方面作为东校区教研室副主任,还要负责把握教学方向、带领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年轻教师等工作,工作量非常大,每天早起晚睡,加班加点,拼命工作,几个月下来,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职业倦怠感消失了,职业瓶颈被打破了,对教育的热情在她心中不断燃烧,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和珍贵的创造力。重拾初心,冷静反思,这些可喜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有教育局的顶层设计,有同事的团结协作,有年轻教师的谦逊好学,也有我自己的勤奋努力。
教学中不存在歧视,教学相长。半年来,她从学生、徒弟、青年教师身上收获了很多宝贵经验。刘老师说,感恩这段简单而充实的时光,让她深刻体会到职业的尊严、成就感和幸福感。她还说,如果有一天“成为名校”的梦想成真网校头条,她一定会在心里给自己竖起大拇指!
第三个故事:
“+”学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我很自豪,因为我是高新教育的一员!”高新一中东区初级中学教师杨惠琳说,“全班同学都能跨入高中的大门了。”当肖杨收到这份成绩单时,2020级是高新一中东区初级中学第一届毕业班。在学校领导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在学校本部教研组的指导和带领下,东校区全体师生锐意进取,凭借辛勤的努力,东校区给家长和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7年,高新一中东区初级中学成立,第一学期虽然只有六个班,但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温暖下,东区全体老师们相处融洽、温馨,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齐心协力,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讲述着东园的温暖故事。
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杨女士总会提到感恩。她感恩高新一中初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高新一中初中部,感恩遇到高新教育的领导,感恩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有高新教育的老师在身边,帮她找到了正确的职业方向,确立了人生目标。她会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为高新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给你讲西安“名校+”的故事》专栏
总策划 王刚 主编 奚振洲 编辑 刘守礼 文洪涛 王龙 张琳 李超凡 尚谦 徐杨梅 新月 颜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