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如何确定? 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院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院校。 是如何考虑的? 为什么公布的名单中没有北大、清华的建设学科?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学者作出回应和解读。
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如何确定?
据悉,首轮“双一流”建设于2016年启动,2020年结束,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不足、人才不足等问题。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亟待优化资源配置。
“我们既要充分肯定第一轮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要充分认识到‘双一流’建设的进展并不符合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而是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建设要准确把握新的战略定位。着力解决“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于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学科的确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第一轮建设的实际结果和各方面的意见,经咨询专家,确定了“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识别原则。 “一是不因大规模流入和流出而调整;二是以需求为导向调整布局;三是鼓励高校建设主动对接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口径”。
根据公布的名单,建设学科中,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59个,工科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为什么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呢?
与第一轮相比,第二轮建设名单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对此网校头条,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首轮建设来看,部分建设高校尚未充分认识“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并且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大学”。 作为一种身份和水平的追求,“学科建设大学”有着扩大规模、追求升级的冲动。
新阶段‘双一流’建设要坚持学科为本、淡化身份,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高校在自身独特优势领域和领域创建一流大学。方向。”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批双一流大学名单,“第二轮建设名单将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把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有效集中精力,聚焦相关领域和方向,立足创新、实质性突破,打造真正的世界一流企业。
给予部分大学建设自主权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改革任务之一就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学科下移。突出建设管理重点,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一批高校跻身世界前列创造了政策和制度环境。
从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来看,北大、清华大学自主建设学科将自行公布。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放权的主要考虑是:一是两校的学科建设不能仅限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并优化; 二是两校要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加强立德树人综合实施,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方向,明确阶段性目标、标志性成果。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成绩和时间节点; 第三,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体系。 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
“部分高校扩大学科建设自主权的重点是分类推进高校建设体系优化和内部治理制度改革。 目标是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打造自主可控战略科技人才第一方阵,激发原始创新和重点领域。 “突破。”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扩大学科建设自主权,本质上是肩负任务、承担责任,是为了更好激发高校建设活力,而不是对高校进行分层,更不是标签化”。在后续建设中,部委将陆续选择特色鲜明、综合优势突出的院校第二批双一流大学名单,赋予一定的学科自主建设权限。”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新闻链接
四川8所高校入选
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大学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四川8所高校上榜。
其中,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科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四川高校尚无公开警告(含撤回)的首轮建设学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云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