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然后让学生回家练习。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学习,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回答问题、应用等,因此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利用视频实施教学已经探索多年。 20世纪5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开展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证明。 为什么当时所做的探索对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太大影响,但“翻转课堂”却备受关注? 这是因为“翻转课堂”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无论是萨尔曼·汗( Khan)的数学教学视频,还是乔纳森·伯曼( )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制作的化学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简短。 大多数视频只有几分钟长,较长的视频只有十分钟长。 每个视频针对具体问题,针对性强,更容易找到; 视频时长控制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播放等多种功能,并且可以自行控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信息清晰明了
萨尔曼·汗教学视频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视频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写下一些数学符号,慢慢地填满整个屏幕。 此外,还有画外音来解释写作。 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说:“这样。看起来不像我站在讲台上给你讲课。这让人感觉很亲密,就像我们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一起学习一样。” ,并将内容写在一张纸上。 “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学视频与传统教学视频的区别。视频中老师的头像以及课堂上的各种物品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当学生自主学习时。
三、重构学习流程
通常,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阶段,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第二阶段是“信息传递”阶段。 第二阶段是“吸收内化”,由学生课后自行完成。 由于缺乏老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和内化”阶段常常使学生感到沮丧,失去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翻转课堂”重构学生的学习过程。 “信息传递”由学生在课前完成。 老师不仅提供视频,还提供在线辅导; “吸收与内化”是通过课堂互动完成的。 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有效的课堂辅导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四、审核测试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可以检查自己是否理解了学习内容。 视频后面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查看并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 如果发现有几个问题没有回答好,学生可以回去再读一遍,仔细思考哪里出了问题。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以通过云平台及时汇总和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学视频的另一个优点是方便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相关方面能够获得实证数据,有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2.微课程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的精彩教学或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内外。 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以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中心,通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呈现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以达到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最佳效果。 其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好的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短,本质是完成教学活动。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而不是教师的角度来创作微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微课4“微”
微课“谦而不卑”。 微课虽然篇幅较短,不像一般课程那样宏大、丰富,但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微课“小而不小”。 微课虽然时间短,但其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却非常巨大。 有时一节简短的微课比几十场讲座更有用。
微课“循序渐进,但绝不慢”。 微课以小步骤为原则。 每节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 看似缓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也不慢。
微课“非常有效”。 微课具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功能。 通过不断的微知微学,可以成就大道理、大智慧。
微课的构成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程片段),还包括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感想、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教学资源。主题。 他们共同“创造”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的半结构化、专题资源单元应用“微环境”。 因此,“微课”不仅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课、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的单一资源类型,而且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新型教学资源。 。
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时长一般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与传统的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的教学实例相比,“微课”可以称为“课程片段”或“微课”。
2、教学内容较少:与更广泛的传统课堂相比,“微课”问题集中、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求:“微课”主要是在课堂上突出某一学科知识点教学(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或课堂上反映一定教学环节或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与传统课堂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相比,“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也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互联网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还可以灵活方便地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实现移动学习,“泛学习”非常适合教师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构成/结构/构成的“情境化”:资源易于使用。 “微课”所选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方向明确、相对完整。 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一”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习计划)、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材料和课件、教师课后教学反思、学生反馈以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打造真正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这使得“微课”资源具备了视频教学案例的特点。 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种真实、具体、典型的案例教学情境中轻松学习“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等高阶思维技能,实现教学理念、技能和教学的模仿、迁移。风格的改进可以快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 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师生的重要教育资源,也构成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一门课程有一个主题,或者一门课程只有一件事; 研究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要么是生活思考、教学反思、难点突破、重点侧重点,要么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视角等具体的、现实的问题自己解决或与同伴一起解决。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 正因为课程内容少,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开发者; 正是因为课程是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以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紧密联系起来。 “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验证和演绎理论,决定研发内容必须是教师自己熟悉、感兴趣、能够解决的问题。
7. 简化结果并使结果多样化。 由于内容具体、主题突出,研究内容易于表达,研究成果易于转化; 由于课程容量小、时间短,传播形式多样(网络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有针对性。 由于“非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时间较短,参与者可以及时听到其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 与正常的听课、评课活动相比,“现炒现卖”是实时的。 由于是课前小组内部的“预演”,大家都参与其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心理压力。 他们不会担心教学“失败”,也不会担心评价“失败”。 “得罪人”会比正常的班级评价更加客观。
微课的“十大特点”
微课只教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高中一共有几门课程 分别是什么,教学目标和对象也不多。 它们看起来不系统、不全面,很多人称之为“碎片化”。 然而,微课程针对的是特定的目标群体,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 一门微课本身仍然需要系统化,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微课的特点是:
1、主持人授课。 主持人可以出现在摄像机上并进行画外音。
2.流媒体可播放性。 可以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视频、动画等。
3、教学时间短。 5-10分钟为宜,最短1-2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 突出某一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小。 适合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美的教学设计。 完整、细致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 真实、具体、典型的案例教学情境。
8、注重自主学习。 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为一对一学习。
9.制作简单实用。 采用多种方式和设备制作,注重实用性。
10、相关配套材料。 微课需要配备相关练习、资源和评价方法。
微课程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式分类。
基于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也为了方便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际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划分为:微课分为11类,即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讨论型、演示型、实践型、实验型、表演型、自主学习型、合作学习型、探究学习型:
值得注意的是,一门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教学、合作式微课)。查询等)。 其分类并不唯一,应保留一定程度的开放性。 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的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照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过程)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新课导入、知识理解、实践巩固、总结拓展等。 其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还包括:讲座课、班会课、实践课、活动课等。
区域微课资源开发
1、内容策划
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对微课建设内容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流程,形成建设规范和制度,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 内容策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组织教学科研人员和一线学科专家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共同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并发布征求学校和教师意见后统一制定。 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发展。
2、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是地区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必须由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 平台功能应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增加方便用户“应用和研究”的功能模块。 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研究“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建设模式一般包括“采集评审型”(针对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型”(针对学校和机构)。 区域微课资源建设一般需要经过宣传动员、技术培训、专题设计、拍课、后期处理、在线提交、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以保证其质量。
4、通讯应用
传播和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标。 通过集中播出、专家点评和分享交流,向师生推荐和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 定期组织教师依托区域“微课库”开展观摩、学习、评课、反思、讨论等活动。 推动形成以微课为基础的校本培训和区域在线教研新模式。
微课的区域实践效果及应用前景
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首届优秀中小学新微课征集评审活动。 各级学校和教师对这一新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 全市已征集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1700余篇,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特点。 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充分展示了广大教师的课堂。 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熟练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该市微课平台上线不到两个月高中一共有几门课程 分别是什么,访问量就超过15万人次。 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成为第三届(2011)“佛山教育博览会”上的一大亮点,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等多家媒体和网站进行了报道和报道摘录了它。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也将像很多社交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优酷、土豆等)一样,拥有非常广阔的范围。目前广泛使用。 教育应用前景。 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将创新传统的教学和教研方法,突破教师传统的讲课评价模式。 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资源应用将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程资源库、区域在线教研等校本培训将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微课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 他们不仅可以查漏补缺、强化知识,还可以强化、巩固知识。 它们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扩展。 资源。 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以及基于微课的“泛在学习”将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和学习方式。 它也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性学习的平台。
3.慕课
MOOC:大型在线开放课程即MOOC(开放)。 它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它起源于旧有的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加开放的网络资源相结合。
MOOC 简介
所谓“MOOC”,顾名思义,“M”代表(大规模)。 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几百名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可以轻松吸引数万名学生,最多可达16万人; 两个字母“O”代表Open,以兴趣为基础。 任何想学习的人都可以进来学习,不分国籍。 您只需要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即可注册和参与; 第三个字母“O”代表(),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出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四个字母“C”代表,即当然的意思。
MOOC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它起源于旧有的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加开放的网络资源相结合。 通俗地说,MOOC就是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 它们是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开放课程,由各个组织本着共享和协作的精神发布,以加强知识的传播。
这门大型在线课程引发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创新”,呈现出“未来教育”的曙光。 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MOOC元年”。 [2] 一些专门提供MOOC平台的供应商正在相互竞争。 其中edX、edX、edX是最具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者已进入中国。
课程范围
MOOC 基于联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学习的开放教学法。 这些课程就像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将学生从初学者一步步培养到高级人才。 课程范围不仅涵盖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等广泛的技术学科,还涵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MOOC 不提供学分,也不计入本科或研究生学位。 一般来说,参加 MOOC 是免费的。 然而,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一些 MOOC 可能会收取学费。
教学形式
课程不是集合,而是通过共同主题或主题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习者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没有特殊要求,但所有 MOOC 都以每周讨论主题的形式提供一般时间表,并且课程结构的其余部分很少,通常包括每周一节课。 讲座、讨论问题、阅读建议等。
测试
每门课程都有频繁的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 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例如,一门课程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名同学评分,最终成绩为平均分)。 一些学生组成了在线学习小组或与附近的同学组成了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主要特征
1、大规模: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指参与者发布的课程。 只有这些课程规模大或者规模大,才是典型的MOOC。
2、开放课程:尊重知识共享(CC)协议; 只有当课程开放时,它才能成为MOOC。
3. 在线课程:非面授课程; 这些课程材料在互联网上分发。 人们上课的地点没有限制。 无论您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 您所需要的只是一台计算机和互联网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