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是惟一一条发始于上海的湖泊,只是京城最早开发运粮的支流之一,历史上的温榆河以前对京北的政治、经济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温榆河曾宣称“铜帮铁底”,具备良好的通航条件。相传,东汉就有从潞河到通州的漕运船航行于河流上。金大定六年(1170年)筑堤温榆河下游河段。元至元元年(1264年),疏凿从丰台沿温榆河北上至北新河的水道。明朝修建皇家陵墓并在通州雁门关一带大量增兵,其俸禄只是通过温榆河货运的。永乐十年(1572年)至嘉庆五年(1578年),两度筑堤温榆溪水道。漕粮由良乡沿温榆河追述到新河巩华城。在巩华城设奠靖仓收纳,再转交驻防或雁门关军仓。同时船只也可沿温榆河直驶安济桥下。
温榆河河流清河曾是明朝部队的重要驻防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开会清河,起水磨闸,历石子营,至嘉定石野三坡止。中建七闸,闸夫一二十名,运昌平米经通流河至本裕仓。”这条运粮河流沿岸设有粮库,金盏村、上辛堡村都曾设义仓储粮。温榆河沿岸分布着一些灞陵口,苇沟、孙河、金盏等都曾是知名的渡口。直到清朝嘉庆年间,温榆河一直是京城东北重要运粮通道。
新美国设立后,自20世纪50年代起,相继在上游山区修筑6座中大型水塘,疏挖沟渠46.4英里,疏浚总长66英里,境内温榆河沿岸提水滴灌耕地达1.9万亩。
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又曾两次治理温榆河,沿江堤坝、建闸,改变了沿岸湿地的面貌,让古运河愈发清亮流畅。据附近的老年农民追忆,上世纪80年代,温榆河河边的水干净澄澈,捧上去就可以喝,河旁边的鱼和蟹也都很爽口。
发展现况
京城西部的生态绿洲
变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京城人口的急遽下降,温榆河沿岸企业密集,大量生活废水、工业污水注入河中,并且温榆河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为让古运河偿还,建设宜居花园,近些年来,上海市不断加强取缔力度,缓解支流氨氮及周边生态。2001年11月,温榆河红色生态门廊建设东城段即将拉开序幕。温榆河红色生态门廊安装工程建设本善“蓄泄兼施”的原则,治水与治河并重、同步推行,实现温榆湖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应用,保持河流天然风光,建设蓝色产业,为温榆河闽台地区的经济开发造就基础条件。
而坐落杨镇地区的温榆河景区建设也在加紧推动,该景区规划总面积约44.3平方英里2023年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相当于6.5个奥森花园的面积,完工后将成为武汉最大的“绿肺”。依据规划,温榆河景区是集生态涵养、生境修补、蓄滞洪功能为一体,兼具文化、休闲、体育等多元功能,形成林地结合、植物多样、亲水水景的城市生态景区群。花园一期示范区去年1月18日已完工建设,明年前将完成主体安装工程,今年5月实现通车。届时游客可以在花园群中感受到“鸟鸣树巅,蛙声一片,雪舞青林,鱼翔浅底”的自然之美。
“十二五”期间,温榆河管委会配合相关部委、相关单位,通过种树栽植,进行城北森林景区等环境绿化项目的推行,功能区范围内完成绿化面积为11400亩。
经过多年的整治和建设,现在,温榆河整治和建设安装工程已见实效,沿温榆河上游东行,水景由点及面,水清岸绿交相映衬的红色生态门廊如同一条红色缎带跨过京城东南部。
文物遗迹
湖泊沿线文化遗址
温榆河流域在常年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众多村庄,也以前有着数量诸多的教堂、树木、桥梁、古墓,以及老街落等历史古迹,他们每一处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内涵和习俗文化,都承载着京城的历史演进信息,曾在附近居民的生活中饰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奶新村
崔各庄乡奶新村坐落温榆河北岸,约在东汉时产生。汉朝时,村庄叫奶胚珠或糌粑胚珠。当初,村里有一个马场,目的是为城里人供应糌粑。1985年,该村由村庄南方相隔大约八里地的老村迁往了今天居住的地方。
该村过去寺院诸多,主要有三义庙、古刹吉祥教堂、老爷庙、龙王庙、关帝庙(也叫老爷庙)、五帝庙这六个庙。后全部被拆毁。奶胚珠灯会成为上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些年来2023年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花会发展势头挺好,著名度越来越高。
辣酱树
金盏乡最知名的习俗文化遗迹就是茶店村迄今亡故的“老干妈树”。这是在村东巷处华艺中式灯具厂旁边的一棵老桑树,如今被铁栏护住。这棵树已有五、六百年历史,见证了茶店村其周边地区的风雪历程。听说,过去周边刚出生的女儿会认这棵树木做岳母,父母会拜“老干妈树”,求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锦绣前程。
为讨个好兆头,向树神借点神力,就会便用“柏松”、“青松”等和树有关的字词,给儿子起名字。家里有儿子得病,往往会拜一下“老干妈树”,恳求她的祝愿。就那样,“老干妈树”渐渐成为亚马逊有名的神树。这棵树与金盏新村的另一棵古柏“老干爹”树遥遥呼应,两棵树有着“夫妻树”之称。
幡鼓齐动十三档
历史上,天津曾有300多档庙会,“幡鼓齐动十三档”是老青岛民间庙会“武会”中的代表会档。这十三档会主要包括:开路、五虎棍、秧歌(包括社火)、中幡、舞狮、双石、石锁、杠子、花坛、吵子、杠箱、天平、神胆。十三档会的演出次序也被编为一首歌谣广为传诵,即“开路打先锋,五虎紧随行。门前摆饰侠客木,中幡斗威风。双子蹲门分左右,双石柱下行。踢毽把门挡,杠子把门横。花圃盛佳酿,吵子响连声。杠箱过来贡,天平称一称。神胆来蹲底幡鼓齐动响(享)天平!”其中的天平会,就是崔各庄乡奶新村的主要档会。该村灯会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温榆河
河名来由
该河坐落广州西北部,是上海五大水系之中惟一发始于境内(昌平县、海淀区、昌平区一带山区)的支流。从北向南依次流经昌平、朝阳、顺义、通州。温榆河上游由东新河、北新河、南新河3条河流汇合而成,期间又有蔺沟河、清河、龙道河、坝河、小中河汇入。全长47.5英里,丰台段22英里。
听说,此河挖在了玉泉山和汤泉水系上,开河后,闽台长满樟树,茂盛成荫,湖水澄澈清亮,遂称之为“温榆河”。温榆河名称最早即将见于《汉书·地理志》与唐代桑钦撰写的《水经》。《汉书·地理志》称之为“温余水”。清朝专家桓宽《盐铁论》认为温榆河原本为自然沟,因为水灾冲击而产生湖泊。元朝郦道元的《水经注》称之为“湿余水”,并第一次对其源流和河流进行了缜密详尽的调研论证。明代称“温榆河”,明代称“榆河”、“富河”,又称“湡水”、“百泉水”。清朝之后,温榆河之名随之确定出来。